網絡賭注新風險:社交媒體與高科技外圍投注結合的危機
隨著通訊科技與社交媒體高速發展,傳統的地下賭博模式亦悄然演變為高度隱蔽與技術化的「高科技外圍投注」。不論是足球投注、百家樂或21點等熱門博彩項目,如今皆能透過手機、即時通訊軟體與虛擬支付完成,令監管部門與社會大眾面臨更大挑戰。
高科技外圍投注的操作手法|從聊天應用到非法網站

現時不少「賭網」會透過 WhatsApp、Telegram、Instagram 等平台吸納用戶,再引導他們進入非法的網上投注平台。這些平台提供類似香港賽馬會的下注介面,賠率更往往高出 5% 至 10%,以吸引用戶轉移賭注。
投注流程通常從一個簡單的私訊開始,賭客提供基本個人資料或轉帳至指定帳戶,即可獲得網上戶口點數,進行足球賽事、百家樂、21點等博彩項目下注。由於全程網上操作且無實體場地,執法追蹤困難大增。
支付與收款機制:家庭帳戶與虛擬點數

高科技外圍投注常見的操作方式還包括利用多個個人或家庭銀行戶口進行分流付款。例如用戶可能使用自己、配偶或朋友名下的銀行帳戶向指定帳號轉帳,購買賭注點數,這種做法令金流偵查變得更複雜。
有些平台甚至接受虛擬貨幣或信用卡作為支付工具,部分用戶以信用卡預支資金進行博彩,導致債務迅速累積,產生嚴重的財務與心理後果。
社交媒體成推廣管道|KOL與限時動態的賭博行銷

除了賭客本身的行為外,推廣者角色亦愈來愈引起關注。部分網紅或KOL(關鍵意見領袖)會接受報酬,在社交媒體平台如 Instagram Story 上張貼「贏錢畫面」或投注紀錄,以此吸引用戶加入賭網。
據報導,有人每發一則限時動態可獲 3,000 港元報酬,甚至有人收取月薪 30,000 元作為合作條件,並獲得用戶下注金額的佣金分成。這類操作令不少市民誤以為有「可靠後台」背書,從而掉入陷阱。
AI審查盲點與缺乏媒體把關的風險
社交媒體平台雖設有人工智能內容審查系統,但面對這類高變化與視覺化的推廣策略,過濾效果極為有限。網紅並不受傳統新聞機構編輯把關,若缺乏基本媒體素養,其發布的資訊極易誤導公眾。
香港法律風險|非法投注與推廣均屬違法
根據《香港賭博條例》,任何人在香港境內參與非透過香港賽馬會的賭博活動,即屬違法。不論是參與投注或協助推廣,皆可能觸犯相關法例。
具體來說,罪名如「向收受賭注者投注」及「推廣或便利收受賭注」,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 500 萬元及監禁 7 年。即使行為看似無金錢交收,只要具有賭博成分,亦可能構成違法。
首犯處理與司法審慎考慮
對於初次涉案人士,法院視乎認罪態度與是否完成社會服務令等因素,會採取緩刑、改判監禁等處理方式。但重犯或牽涉大額資金轉帳的案件,則可能導致實際監禁與刑事紀錄。
公眾應如何防範?

高科技外圍投注的發展,令賭博活動更具欺騙性與隱蔽性。市民應提高警覺,切勿輕信社交媒體上看似可信的贏錢帖文,更不應提供個人信用卡或銀行資料予來歷不明的網站或個人。
對於青少年與社交媒體用戶而言,更應教育其正確認識博彩與網路行銷的界線,避免因一時好奇或貪念而誤墮法網。
法律與教育並行是防堵關鍵
香港在遏止非法賭博方面除了加強執法外,亦需透過學校、媒體與家庭教育強化年輕人風險意識。尤其面對現代化、高科技的賭網推廣手法,只有從源頭認清其真面目,方能有效預防。
總結
高科技外圍投注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滲透香港社會,從聊天工具到社交媒體,從個人戶口到虛擬支付,無一不成為非法賭博的溫床。市民一方面需慎選資訊來源,另方面應強化對法律與風險的認知,方能遠離危機。